兄弟姐妹们啊,今晚A股股民又沸腾了,各个炒股群都在说一个概念——室温超导!

感觉最近咱们股民天天都在给A股做知识付费,钱没怎么挣,几乎每天就来一个新的知识点,前阵子是人工智能,最近是中特估,这两天是学6G,而今晚,属于最新概念的超导!

一起来看看。

室温超导刷爆网络

股民连夜学习

事情是这样的,首先,8日傍晚各大微信群被一则聊天记录刷屏。每个群都在转发……

大致是这样的。据报道,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 Ranga Dias及其团队日前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材料,名为三元镥氮氢体系( – ),实现了常温超导。

基于这种材料,在压强下,超导转变的最高温度只要294K,也就是室温21度左右,已经达到了人类生活的常温水平。这个气压依然很高,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倍,但是跟以往实现常温超导的气压已经大幅减少,以前可能需要几万、几十万到上百万倍大气压。

科学家们疯狂涌入会场,为了安全,保安开始赶人,很多著名科学大佬被保安挡在门外。

如果这个发现是真的,人类将实现飞跃式发展,不过消息还待证实!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团队于在2020年10月发表的一篇类似论文受到质疑,最终导致《自然》杂志撤稿,这表明该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查。

泰勒也看了那个聊天记录,可惜高中的时候学物理,没有一次是考试及格的,看半天也不知道在说啥,但是,作为A股观察者,泰勒还是从各个渠道来找来科普,跟大家一起学习。

目前电的传输大部分都有电阻,电阻会浪费许多能源,而超导可以让电阻接近不存在,但是要在非常低温的条件下才能达成,因此日常应用不太可能。这次美国团队证明室温超导,如果能进入民用领域,电的传输效率会大大提升,因此可以颠覆能源科技,包括但不限于超导电器、量子计算机、超导输发电、磁悬浮等等。

大家都知道,制约超导发展有两个因素:一是材料成本,另一个就是低温限制。室温超导如果能被证明,并能进入民用领域,可以说会对人类的能源科技起到颠覆性变化。

不过这个靠不靠谱呢?很快就有博主提出,作者Ranga Dias此前的超导文章就曾被撤稿,学术声誉一般。

另外,也有A股董秘解读今天的美国室温超导技术传闻:没啥太大产业化价值关系。仍然是1万倍大气压。只不过从200多万倍大气压降到了1万倍而已。实现零下200度比实现1万倍大气压容易和便宜多了。

在常压下通过超低温实现超导态和在常温下通过超高压强实现超导态,一直是超导学界的两种技术路线,前一种更倾向于实际应用,因此现有的超导导线都采用这种路线。后一种(需要超高压强)更多在于理论意义探索,揭示超导导电的物理本质。最近这个突破(如果验证是真实的)只是把超高压强从200多万个大气压降到了1万个大气压而已,但仍然不可能做成实用化导线。因为在地表大范围,长距离的实现零下200度比实现1万倍大气压容易和便宜多了。

但是不管技术究竟靠不靠谱,今晚,所有的炒股群,都在学习超导技术,想着在疯狂星期四这一天,打板哪一只概念股!

室温超导造假_室温超导体成功的意义_用chatgpt发现室温超导材料

民生证券的分析师第一时间开了专家会议。

那么结论是什么呢?常温常压目前都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个技术路径和可控核聚变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请大家注意风险。

另外最后,段子也出来了。

更搞笑的是,周四恐怕高开低走要割韭菜,连群都提前建好了。

好了,超导的故事就说到这里。概念股可以往下看。你们自己找吧。

超导的应用具备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

低温超导材料的需求端驱动力主要格力包括MRI、MCZ、加速器、受控热核聚变等终端应用的跨阶段式成长。短期内,医用领域磁共振成像仪用 MRI超导线材的需求有望补偿式增长;中期来看,大尺寸半导体级单晶硅的技术迭代升级将加速国产化替代并拉动MCZ市场的发展,重离子加速器项目等国家重点工程也将成为低温超导材料下游需求驱动;长期来看,超导业务的长期发展愿景将聚焦于磁约束受控核聚变以及超导磁悬浮等项目,受控核聚变技术若能取得突破,将成就能源革命的终极幻想。高温超导材料下游终端应用涉及各类电力电子设备行业,待材料性价比、低温制冷系统的稳定性等各项难点被逐步优化和攻克后,高温超导材料的规模化应用指日可待;

投资建议:

超导材料立足于科技前沿,其产业和下游应用具备前瞻性和战略性。未来科技创新的进步有利于推进超导产业的全方位提升,超导材料及应用的战略性发展将极大地满足一国的安全需求、社会发展需求、能源战略需求。低温超导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已较为成熟,建议关注相关受益公司:西部超导、宁波健信、潍坊新力等;

高温超导材料的规模化应用有望待各项重难点被逐步攻克后成为现实,相关受益公司包括:西部超导、英纳超导、汉缆股份、永鼎股份等。

中国基金报 泰勒及中航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