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
摘要 翻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文学翻译更是如此,与其他文本类型相比较,文学翻译具有其独特的创造性。本文探讨了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必然性以及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时要考虑的四个层面:历史层面、宗教层面、文化层面和语言结构层面。
关键词:文学翻译 再创造 层面
中国的翻译可谓源远流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随着翻译这一门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理论的探讨也不断深化。各种翻译理论层出不穷,释道安的“五失本”,玄奖的“喻俗”,严复的“信达雅”,到鲁迅提出的“宁信而不顺”,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镜”,再到我们现在通用的“忠实、通顺”等等,都对翻译作过精辟的论述。但文学翻译却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翻译,具有其独特性。它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艺术,要求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色用另外一种语言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会受制于诸如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使得翻译活动与前人所提出的“忠实”背道而驰。“忠实”的翻译原则似乎不能给文学翻译以有效的指导,在文学翻译中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如何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去理解与再现他国的文学作品,这些都是文学翻译面临的挑战。
一 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必然性
译者是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媒人”,原文经过译者的加工而转换成译文。从翻译活动的开始到翻译活动的结束,原文是译文的出发点,离开了原文,翻译便无从谈起;而译文却是原文的归宿,翻译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把原文转换成译语读者能读懂的信息。当一种语言环境下产生的作品被移植到另一语言环境中时,译者要让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产生与原文最为相似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忠实”而忽视“创造”。在过去如果有人提出翻译的创造性,就往往会被指责为误译、滥译、胡译。这实际上是曲解了创造性的真正含义,错误地把创造性当作了任意性,不能把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度”。
英语翻译毕业论文范文 第二篇
【摘要】本文从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翻译教学特点出发,探讨目前传统论文翻译方向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结合专业特点提出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毕业论文改革的思路,以期通过毕业环节的改革提高学生双语综合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推动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毕业论文 翻译
一、 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xxx教育部高教司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有关英语专业建设的规范中提到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重点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其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 翻译方向教学的特点
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一种技巧、一种艺术,是一种专业的交流工具。(仲伟合,穆雷)不同于一般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教学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实践教学。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过程,因此翻译方向的教学非常重视实践环节。开设的课程紧密围绕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各领域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摸索、体会翻译这个复杂的语言转换过程。翻译的技巧要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得以掌握。
2.培养双语运用能力。英语翻译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应用与转换,不同于普通英语专业主要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翻译方向兼顾培养学生中英双语的运用能力。翻译的艺术只有在具备熟练运用双语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展现。
3.关注跨文化交际意识。翻译是一个跨越不同文化,连接不同文明的交流工具,这就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从文字中感受文化差异,并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三、 传统翻译类学术论文的普遍问题
从选题上来看,根据多位学者的调查统计,相较于文学或文化领域,英语专业的学生真正选择翻译理论研究方向的相对较少(张春芳,2009),这是因为翻译方向的参考资料相对来说专业度高,抽象难懂,有的研究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这些都使学生望而却步。从形式上来看,英语专业传统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用全英文进行撰写。这对于翻译这一强调双语运用能力的领域来说无异于“瘸腿跑”。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毕业环节中更多的重视了英文表达能力,却忽略了汉语表达能力的锻炼。从效果上来看,目前本科生的论文普遍存在论文东拼西凑,质量不佳,甚至在答辩时还不清楚基本概念,也讲不清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的现象。这就是因为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没有将理论与自己所经历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此对于理论的理解也只停留在了表面文字上。基于以上传统毕业论文形式与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培养目标间出现的落差,对于传统毕业论文进行改革让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 论文改革方式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论文写作更是语言的一次综合性的训练,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翻译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论文环节更应该将训练重点放在实践上,并且兼顾中英双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切实贯彻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的“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一要求。设计出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毕业综合训练模式。
参考MTI(英语专业硕士)的毕业环节设计,学生可以采取参与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的方式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从未有过译本的中外原文本进行翻译。出于对于学生双语能力训练的考虑,原则上要求学生选择与翻译译文相反的语言进行实践报告的撰写。如:
进行汉译英原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汉语的翻译实践,并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汉语实践报告;或英译汉原文字数不少于3500英文单词的翻译实践,并写出不少于2000英文单词的实践报告。
所有翻译活动不拘泥于第四年完成,可累计完成。
基本步骤为:
1.学生自主联系客户或寻找符合要求的题材确定翻译内容。通过此环节可以让学生直接与翻译市场接轨,了解行业需求,建立翻译职业服务意识。
2.根据工作量组队或独自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翻译任务。在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中,学生是教学和实践的主体,在此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其分工合作意识,以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借助各种翻译辅助工具进行翻译,起到监督、启示、引导的作用。
3.组织校审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译文。经过多轮校审学生要严格按照委托方的要求提交译文。
4.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学生完成翻译任务之后要对所经过的整个翻译环节进行系统的回顾,找出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分类总结。不同于学术类传统论文,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实践作品出发,用自己的实践成果作为素材完成报告。这可以使学生更加细致地思考和整理翻译流程中的具体环节,用审视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翻译作品。
5.根据所学相关翻译理论知识与技巧对案例进行细致分析。注重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使学生可以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6.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学生通过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思考,提出自己对特定问题的观点,以及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应对策略,真正做的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论文评价方式为:
翻译实践报告从选题、工作量、结构、案例分析、语言和译文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翻译部分评分可以参照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评分标准,从忠实度和通顺度两方面对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评价。
五、 总结
根据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和翻译方向的教学特点,提出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毕业论文改革的方式,即学生参与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的形式,译文语言和实践报告语言兼顾中英双语。使学生在参与完整翻译环节后,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反思,充分运用其所学翻译理论技巧、训练双语表达能力、案例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xxx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贾军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改革方案探索[J].宜宾学院学报.2013.
[3]李淑敏,闵悦.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初探[J].大家.2011.
[4]穆雷,邹兵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
[5]许勉君.由选题和理论框架谈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改革[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
[6]张春芳.近五年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调查与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
[7]仲伟合,穆雷.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8.
英语翻译毕业论文范文 第三篇
〔关键词〕英语;汉语;翻译能力;基础知识;文化知识;翻译态度;翻译理论
高等学校很注重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要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学生必须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广博的文化知识﹑熟练的翻译技巧﹑正确的翻译观念和严谨的翻译态度。因此,要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掌握好汉语和英语的基础知识
翻译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从根本上讲,这个过程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深刻地理解原文;二是如何用译文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因此,译者要较好地掌握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具备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做好翻译的前提条件。
从语言学角度讲,英语和汉语之间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形合和意合的区别。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即英语中词语或句子间的连接主要依靠连接词来完成。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即汉语中词语或句子间的连接主要依靠语义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完成。例如“他今天没来,母亲住院了”(H),在这个例子中,汉语原文在表达因果关系时,没有使用任何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汇,但是读者一看就能理解。然而,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必须加上连接词,否则就会出现语法错误。
二﹑积累广博的文化知识
翻译材料涉及面极广,学生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具体来说,文学性的翻译需要学生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科技翻译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另外,学生还要掌握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样在翻译时才不会被句子的字面意义所迷惑。如“I”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决定坐在他的脚上”,但实际上,“”是一个习语,表示“拜他为师”。
三﹑培养严谨的翻译态度
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复杂,词汇意义也复杂多变,在翻译中出现错误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教师应该让学生尽量避免错误,避免粗枝大叶,望文生义。此外,学生在翻译时还应多关注细节,如单词的拼写﹑标点符号﹑小词等。例如,“xxx”应该翻译成还是这个问题应该认真对待。实际上,“xxx”除了作形容词或标题时用外,其他情况下都用。因此,遇到不能确定的地方,一定要查证。
四﹑学习必要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做翻译,掌握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是必要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是众多译者经过大量翻译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可以提高翻译的水平和效率。在了解了必要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之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只能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来实现。学生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掌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1.学生先把原文翻译一遍,然后把自己的译文和参考译文作比较,看自己的译文有哪些错误和缺点,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这些地方参考译文是怎样处理的。从中学生可以分析出自己翻译中的弱点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克服自己的缺点。
2.对比研究不同的译本。很多文学名著都有不同的译本,大部分都是名家的翻译,也有同一个译者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翻译,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料,通过对比研究这些译本,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翻译知识。
对任何一个英语翻译者来说,不断的实践和长期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当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并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英语翻译毕业论文范文 第四篇
论文关键词:英语翻译 文化因素 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近年来,在大学翻译教学中触入对丈化因素的认识这一软断的理念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共识。文化因素的差异主要体砚潜词造句、习语典故以及历史文化上。在深创理解大学英语翻译学习中的文化因素,努力培养表捉高大学生在英语翻译学习的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在大学翻译教学中融入对文化因素的认识这一较新的理念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共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一种语言文字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就要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的文化内涵。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渊源,从历史、种族、宗教到风土人情、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各方面无不存在差异。因此,深刻理解大学英语翻译学习中的文化因素,努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在英语翻译学习的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大学英语翻译学习中文化因案的内涵
1 .1文化的内涵
人类学的鼻祖泰勒是现代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可见,文化是一个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的复杂的总合,表现在语言上,主要是都有自己独有的成语、习语、典故等。文化的意象存在于英语翻译的学习之中,特别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在翻译学习体现地淋漓尽致。对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的忽视常常会导致语言的误解,造成错误,比语言本身用词不当、造句不当造成的障碍与错误更为严重。
目前翻译教学中文化意识现状
多数人,无论是教师,还是阶段学生,对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很多学生过于注重对翻译技巧的学习而忽略文化因素。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的文化导入也远远不够,他们往往注重理论的阐释和技巧的传授,很少把翻译问题与文化现象紧密联系起来。现有翻译教材也缺少文化方面的导向,很少对文化现象进行剖析或把文化现象融入翻译教学实践。认真分析学生在翻译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就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中多数都是因为对文化内涵处理不当引起的。
2、文化因案差异在英语翻译中的具体体现
潜词造句
英语翻译毕业论文范文 第五篇
2013年浙江财经大学学生科研项目()
摘 要:本文梳理了近四年浙江财经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选题上存在过小、过大、过偏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以小见大,专注集中”、”各取所长,扬长避短” 、”角度创新,与时俱进”等建议。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翻译;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2
1引言
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选题即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范围和方向,只有确定了合适的研究方向,才能确定论文题目、取舍材料、确定论证方法以及篇章内容的组织安排。【1】
目前,针对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选题方向的研究较少,翻译方向类学术论文更是稀缺,因此学生如何正确选题以提高论文质量及自身综合能力是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即价值。
2选题情况数据分析
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论文选题分类及分析
从浙江财经大学英语专业2010-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情况来看,在845名往届毕业生中,222名学生()撰写了翻译方向的毕业论文。笔者对”2010-2013届毕业论文一览表”中翻译方向的论文进行了筛选,从分析数据中可见该方向的论文数大致呈递减趋势。
从被调查的翻译论文选题的分类(见表)看,译文比较与分析、翻译理论与技巧以及实用文体翻译是主要选题方向,三者比例合占。译文比较与评价的论文大多数为汉英译文比较以及对英译本的评析,而实用翻译的论文最受学生青睐。从研究方向看,此类论文多是对经贸、影视、广告、旅游等非文学文体翻译的探讨;而翻译理论与技巧的选题从内容上看,多数是基于对习语、双关语、隐喻等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探讨。
翻译论文选题的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帮助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学生更好地进行论文选题,完成毕业论文”为应付毕业”向”为学术而作”的转变,书写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笔者就此进行了专项的问卷调查。
关于翻译论文选题动机,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得知个人兴趣及导师的研究方向能在极大程度上给予学生选题的动机和切入点,为其提供撰写思路。可利用材料丰富的题目也较为热门。
据调查显示,创新性(33%)、学术理论性(31%)和实际性(36%)所占比重接近,实际性以微弱的优势占据第一。由此可见,创新性的见解固然重要,但不可罔顾学术理论的有理有据,亦不可脱离现实性和实用性。
在是否考虑论文中将第二专业或其他领域的知识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调查中,笔者发现结合二专业知识的同学与纯英语翻译知识撰写的同学成3:8的比例。且这三成中有两成是在校大四学生,顺利结合另一专业知识且获得毕业论文合格的往届生只有一成。
结合以上调查结果,笔者发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选题”过小”。首先,论文大方向的选择领域过于狭窄,多集中在文学领域。其次,立意缺乏创新元素,论文立意不高,研究切入点狭小,不能以小见大。另外,论文分析的问题缺乏新意,对于学术研究的贡献有限。
第二,选题”过大”。具体表现在选题太过空泛,其研究成果绝不是一篇毕业论文的字数所能涵盖的。
第三,选题”过偏”。一部分毕业生的选题跨度太广,难以驾驭完成论文所需的多领域知识储备,导致最后出现偏离本专业学习的情况。
3.选题现象与问题分析
首先,对文学作品赏析的论文选题占了最大比例。这类选题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从文化视角分析人物命运;二、对不同作品间主人公命运的不同与相似处的比较;三、对作品修辞、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研究。其次,从文化角度分析实用文体的翻译也较为热门。最后,翻译研究教学等学术要求较高的选题所占比例极小,而口译方向的论文数几乎为零。
笔者发现,毕业生对名著的赏析和实用文体翻译与语言现象的研究虽十分普遍,但真正有深刻思想、实践意义、推动价值的论文实属凤毛麟角。毕业生在赏析文学作品时多选名家名作,重复率极高,且缺乏足够的能力另辟蹊径,往往浅尝辄止。而在分析语言现象时又过多地摆事实,套模式,未能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行文堆砌,空洞无味。由此可见,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翻译论文选题中同样存在本科生论文选题普遍存在的”泛、大、陈、浅”及共选率偏高的通病。【2】
而此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有关翻译学科研究的理论、方法论和实践操作性的课程较少,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理论依据指导,方法单一,造成译文比较与评价等选题的集中。【3】英语本科生的课程以听说读写四门基础课程为主,专业学术性课程过少,导致学生缺乏充分的理论基础,而理论如骨架,没有骨架支撑的文章往往杂乱无章、缺乏逻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