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完成基于图像数据的信息抽取任务 1. 简介 1.1 背景
关键信息抽取 (Key , KIE)指的是是从文本或者图像中,抽取出关键的信息。针对文档图像的关键信息抽取任务作为OCR的下游任务,存在非常多的实际应用场景,如表单识别、车票信息抽取、身份证信息抽取等。然而,使用人力从这些文档图像中提取或者收集关键信息耗时费力,怎样自动化融合图像中的视觉、布局、文字等特征并完成关键信息抽取是一个价值与挑战并存的问题。
对于特定场景的文档图像,其中的关键信息位置、版式等较为固定,因此在研究早期有很多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进行关键信息的抽取,考虑到其流程较为简单,该方法仍然被广泛应用在目前的很多场景中。但是这种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在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时,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调整与适配模板,迁移成本较高。
文档图像中的KIE一般包含2个子任务,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2 基于深度学习的主流方法
一般的KIE方法基于命名实体识别(Named ,NER)来展开研究,但是此类方法仅使用了文本信息而忽略了位置与视觉特征信息,因此精度受限。近几年大多学者开始融合多个模态的输入信息,进行特征融合,并对多模态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提升KIE的精度。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更多关于该系列算法的详细介绍,请参考“动手学OCR·十讲”课程的课节六部分:文档分析理论与实践。
2. 关键信息抽取任务流程
中实现了等算法(基于Token),同时,在PP-中,对多模态预训练模型的网络结构进行简化,去除了其中的 部分,设计了视觉无关的VI-模型,同时引入符合人类阅读顺序的排序逻辑以及UDML知识蒸馏策略,最终同时提升了关键信息抽取模型的精度与推理速度。
下面介绍怎样基于完成关键信息抽取任务。
在非End-to-end的KIE方法中,完成关键信息抽取,至少需要2个步骤:首先使用OCR模型,完成文字位置与内容的提取,然后使用KIE模型,根据图像、文字位置以及文字内容,提取出其中的关键信息。
2.1 训练OCR模型 2.1.1 文本检测
(1)数据
中提供的模型大多数为通用模型,在进行文本检测的过程中,相邻文本行的检测一般是根据位置的远近进行区分,如上图,使用PP-OCRv3通用中英文检测模型进行文本检测时,容易将”民族“与“汉”这2个代表不同的字段检测到一起,从而增加后续KIE任务的难度。因此建议在做KIE任务的过程中,首先训练一个针对该文档数据集的检测模型。
在数据标注时,关键信息的标注需要隔开,比上图中的 “民族汉” 3个字相隔较近,此时需要将”民族“与”汉“标注为2个文本检测框,否则会增加后续KIE任务的难度。
对于下游任务,一般来说,200~300张的文本训练数据即可保证基本的训练效果,如果没有太多的先验知识,可以先标注 200~300 张图片,进行后续文本检测模型的训练。
(2)模型
在模型选择方面,推荐使用PP-,关于更多关于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介绍,请参考:OCR文本检测模型训练教程与PP-OCRv3 文本检测模型训练教程。
2.1.2 文本识别
相对自然场景,文档图像中的文本内容识别难度一般相对较低(背景相对不太复杂),因此优先建议尝试中提供的PP-OCRv3通用文本识别模型(PP-OCRv3模型库链接)。
(1)数据
然而,在部分文档场景中也会存在一些挑战,如身份证场景中存在着罕见字,在发票等场景中的字体比较特殊,这些问题都会增加文本识别的难度,此时如果希望保证或者进一步提升模型的精度,建议基于特定文档场景的文本识别数据集,加载PP-OCRv3模型进行微调。
在模型微调的过程中,建议准备至少5000张垂类场景的文本识别图像,可以保证基本的模型微调效果。如果希望提升模型的精度与泛化能力,可以合成更多与该场景类似的文本识别数据,从公开数据集中收集通用真实文本识别数据,一并添加到该场景的文本识别训练任务过程中。在训练过程中,建议每个epoch的真实垂类数据、合成数据、通用数据比例在1:1:1左右,这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数据源的采样比例进行控制。如有3个训练文本文件,分别包含1W、2W、5W条数据,那么可以在配置文件中设置数据如下:
Train:
dataset:
name: SimpleDataSet
data_dir: ./train_data/
label_file_list:
- ./train_data/train_list_1W.txt
- ./train_data/train_list_2W.txt
- ./train_data/train_list_5W.txt
ratio_list: [1.0, 0.5, 0.2]
...
(2)模型
在模型选择方面,推荐使用通用中英文文本识别模型PP-,关于更多关于文本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介绍,请参考:OCR文本识别模型训练教程与PP-OCRv3文本识别模型库与配置文件。
2.2 训练KIE模型
对于识别得到的文字进行关键信息抽取,有2种主要的方法。
(1)直接使用SER,获取关键信息的类别:如身份证场景中,将“姓名“与”张三“分别标记为与。最终识别得到的类别为对应的文本字段即为我们所需要的关键信息。
(2)联合SER与RE进行使用:这种方法中,首先使用SER,获取图像文字内容中所有的key与value,然后使用RE方法,对所有的key与value进行配对,找到映射关系,从而完成关键信息的抽取。
2.2.1 SER
以身份证场景为例, 关键信息一般包含姓名、性别、民族等,我们直接将对应的字段标注为特定的类别即可,如下图所示。
注意:
数据量方面,一般来说,对于比较固定的场景,50张左右的训练图片即可达到可以接受的效果,可以使用完成KIE的标注过程。
模型方面,推荐使用PP-中提出的VI-模型,它基于模型进行改进,去除其中的视觉特征提取模块,在精度基本无损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模型推理速度。更多教程请参考:VI-算法介绍与KIE关键信息抽取使用教程。
2.2.2 SER + RE
该过程主要包含SER与RE 2个过程。SER阶段主要用于识别出文档图像中的所有key与value,RE阶段主要用于对所有的key与value进行匹配。
以身份证场景为例, 关键信息一般包含姓名、性别、民族等关键信息,在SER阶段,我们需要识别所有的 (key) 与 (value) 。标注如下所示。每个字段的类别信息(label字段)可以是、或者other(与待抽取的关键信息无关的字段)
在RE阶段,需要标注每个字段的的id与连接信息,如下图所示。
每个文本行字段中,需要添加id与字段信息,id记录该文本行的唯一标识,同一张图片中的不同文本内容不能重复,是一个列表,记录了不同文本之间的连接信息。如字段“出生”的id为0,字段“1996年1月11日”的id为1,那么它们均有[[0, 1]]的标注,表示该id=0与id=1的字段构成key-value的关系(姓名、性别等字段类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注意:
数据量方面,一般来说,对于比较固定的场景,50张左右的训练图片即可达到可以接受的效果,可以使用完成KIE的标注过程。
模型方面,推荐使用PP-中提出的VI-模型,它基于模型进行改进,去除其中的视觉特征提取模块,在精度基本无损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模型推理速度。更多教程请参考:VI-算法介绍与KIE关键信息抽取使用教程。
3. 参考文献
[1] Katti A R, C, Guder C, et al. : 2d [J]. arXiv arXiv:1809.08799, 2018.
[2] Xu Y, Li M, Cui L, et al. : Pre- of text and for image [C]// of the 26th ACM on & Data . 2020: 1192-1200.
[3] Xu Y, Xu Y, Lv T, et al. : Multi-modal pre- for -rich [J]. arXiv arXiv:2012.14740, 2020.
[4]: Xu Y, Lv T, Cui L, et al. : pre- for -rich [J]. arXiv arXiv:2104.08836, 2021.
[5] Li Y, Qian Y, Yu Y, et al. : Text with Multi-Modal [C]// of the 29th ACM on . 2021: 1912-1920.
[6] Liu X, Gao F, Zhang Q, et al. Graph for from rich [J]. arXiv arXiv:1903.11279, 2019.
[7] Sun H, Kuang Z, Yue X, et al. Dual- Graph for Key [J]. arXiv arXiv:2103.14470, 2021.
[8] Zhang P, Xu Y, Cheng Z, et al. Trie: End-to-end text and for [C]// of the 28th ACM on . 2020: 1413-1422.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