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会被取代吗?哪些岗位易被AI取代?据了解,AI行业逐渐升温,或加速推动AI取代人工的进程。具体详情请看正文。
哪些岗位易被AI取代?
仅是一个不完善的产品,但其作为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聊天机器人,至今展现出来极强学习和语言沟通能力仍让社会各界震惊。
据报道,之后,公司将有GTP-4发布,谷歌等企业以投资方式布局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百度则计划3月推出类似的AI聊天机器人。AI行业逐渐升温,或加速推动AI取代人工的进程。
在时代周报记者与的对话中,认为容易被AI取代的工作,包括数据输入和处理、电话客服、检查和编辑、预测分析,理由是这些职业的工作内容大部分是重复性和机械性的。
不容易被AI取代的职业则包括艺术、医学、律师和心理学,以及需要人类沟通和社交技能的职业,如教师,社工,牧师和客户服务代表。
事实上,国内对于AI如何取代人类工作也一直有探讨声音。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2018年发表的《AI·未来》一书中称,人工智能势必会冲击全球经济,整个经济体系数十亿的就业机会如会计师、流水线作业员、仓储作业员、股票分析师、质检员、货车司机、律师助理、放射科医生等都会受到冲击。
李开复提出,构建人工智能时代新社会需要在经济和文化上推动一些变革,如主动利用AI创造的物质财富重构经济体系,还需摆脱旧思维模式,不再将工作与生活等同,也不再将人类是为优化生产力算法中的变量,而比以往更珍视人类的爱、共情和服务他人的态度。
风靡后,国内外对AI取代人类职业、可能造成的影响有了更多探讨。据报道,国外有高校教授近日表示,新闻、高等教育、图形和软件设计等行业的某些工作有被AI代替的风险。有计算机研究人员则认为,华尔街未来几年会有很多工作岗位被裁掉,未来投资银行不会再允许高校毕业生花两三年时间学习像机器人一样做Excel工作,但关键的金融和经济决策很可能不会被机器替代。
以上联合国官网文章则称,这类聊天机器人可以开发用来培训组织中的员工,从而导致人类培训师冗员。因多数高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在高技能劳动力的可用性和互联网下载速度方面高于平均水平,他们最可能从AI技术中获益,而部分发展中国家和从业者则可能受限于技术工人比例低和网络下载速度慢,后者因此更需为新技术做好准备。
“即便未来一二十年内AI彻底取代人类工作的可能性不大,但逐步取代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现在社会各界最需要学会让人类与人工智能互相匹配、互相合作,普通人应想方设法提升知识技能水平,避免所从事的机械、重复、低质量劳动被AI取代。”江瀚表示。
易方资本创办人及投资总监王华:的处理能力,What≈How>Why
翻译、总结等工作是自然语言处理(NLP)的强项,从我们的使用经历中也能直观感受到,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处理成熟度是不同的,可以总结为对“是什么”这类问题的回答成熟度约等于“怎样做”,他们都优于对“为什么”这类问题的回答,即What≈How>Why,在因果关系的推理中,尤其是从果推因方面,的弱点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用人脑做类比的话,的思维模式更像是右脑做主导,在逻辑性上欠缺,但在关联性上表现出了很强的优势。不过这种关联性并不是一种因果的关联,而是水平层面的关联,有点类似于半导体中的GPU。相对来说,CPU更像是左脑,要把前因后果搞清楚的完美主义,而类似于右脑的GPU,其宽容度更广,因此比较容易接受精准度不够的东西,但关联的范围就会变得很大。整体来看,的相关性内容处理要比因果关系、归纳推理的处理更游刃有余。
易方资本分析员王逸研:替代分析员的概率比替代基金经理大很多
从卖方的角度讲,一些类似于券商分析师的角色被替代的风险会大很多。如果你让写一篇关于半导体产业的研报,那么它很快就会回应给你一个大致的框架,比如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在哪、国内企业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什么、相关产业的政策等,这些与卖方分析师所写的很多研报框架都是类似的。如果机构愿意雇佣这些的模型,那么这类岗位在未来很可能就会大幅减少。
但取代基金经理的概率可能就要小很多。基金经理需要更多的主观判断,需要融合不同类型的资讯作出决策,这些都是的弱点。而且基金经理的工作并不只是简单的下单,更多时候需要积极地与不同的客户沟通自己的投资思路,因此一些高净值的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的其实是基金经理本身,这也是基金经理更难被取代的原因所在。
某新闻媒体评论员:记者需要的不是以不变应万变
作为更先进的语言模型,可以成为记者工作的一个辅助,但并不能代替记者这份工作。新闻事件总是瞬息万变的,对于新闻真相的挖掘,对新闻当事人的具体采访、对新闻价值的判断,都需要记者充分发挥其自身潜质随机应变,而不是以不变应万变。
而在新闻评论或者说是观点输出上,就显得有些保守有余、创新不足了。一方面,它很难针对某一热点事件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另一方面,即便我们给了它一个主题,它也很难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充分而详实的论述,更何况有些时候,人工智能对于文字的理解通常不会“拐弯”,比如它似乎很难理解什么叫做“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瑞莱智慧高级产品经理张旭东:是“举一千反一”,而人类是“举一反三”
“能力”非常全面,基本各领域问题都能答上来。但这其实是“举一千反一”的过程,有些像基于庞大的文本库,凝练了多领域问题的很多数据做相互校验,然后挑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回答出来。
虽然比之前的模型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与人类举一反三的能力还相差较远,没有办法通过聚合人类的现有知识推导出一些新的知识,所以我们感觉更多还是在一些场景作为辅助工作去提效,这样的算法技术距离取代人类还过于遥远。事实上我认为会更像自动驾驶领域的L2辅助驾驶需要人机协同,而不是像L5完全自动驾驶一样取代我们的工作。
某智能家电企业软件工程师:我知道它会回答什么,也就觉得仅此而已
简单试了试之后,我发现能回答的问题都是网上可以搜到答案的问题,我知道它会回答什么,因此也就觉得仅此而已。当人们遇到一个新奇的东西时总是会升起很强的好奇心理,可当你熟悉他所有的能力后就会发现不过如此。
目前我们只是发现了它的优点,但这个优点具备的商业价值还在酝酿中,一方面是因为模型的能耗可能相当惊人,另一方面是因为缺点也同样存在。比如有些问题可能也会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如果你不知道正确的答案很可能会被它“以假乱真”,整体来看就像是百科类型的工具,可以当做“字典”去使用。
至于是人类经验的累计增长速度和科技进步的速度谁会更胜一筹,其实并不用考虑。机器的经验是建立在人的经验上的,人学会才能教机器训练,目前人工智能的本质还是统计学,除非有质的突破,否则结局只能是更接近于人,而不会超越人。
北京卓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孙志峰:冲击最大的是咨询类业务
法律被誉为数字时代下最后的手工产业之一。从目前能从大陆合法获取的材料来看,确实对法律实务工作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具体分为几个层面:
冲击最大的是咨询类业务,针对某项法律咨询,可以毫不费力地生成结论和依据,也可以生成普适性的初步法律文书,弥补了律师在记忆容量、学习广度和回复效率等方面的不足。虽然律师经验仍然无法被人工智能完全替换或获取,但人工智能的采集和整理信息确实可以解决相当部分的咨询需求。
不过,法律从业者的职能不会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特别是诉讼、需要经验积累才能完成的非诉项目、与商业高度融合的法律合规及风险防控,而律师在经验、专业、沟通及判断能力上要远强于人工智能,其观点也更易于被同是人类的裁判者或审查机构工作人员所接受。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传统房地产行业研究员挑战很大
对于传统房地产行业研究的从业者具有很大的挑战。通常我们在做政策分析的时候,都会在结尾谈到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如果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关键词并进行判断,比如出现限购知道是收紧,出现限购取消能够识别放松的话,那么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分析师的角色。
而房地产专家在评论市场的时候,接收到的信息越多,对于问题的判断就会越全面,这一点与的逻辑是类似的,但所能接收到的信息量已经完全超出正常人的水平。不过如果房地产行业波动的情况较强,那么人工智能的掌握能力就会相对较弱,因为人工智能要基于非常稳定的数据才能够进行信息的分析,从这一点上看,人工智能也要得到国家以及产业经济层面的重视。
但思考人工智能的作用,并不一定要从替代的角度出发。反过来讲,人工智能也能够在信息汇总方面减少人们的精力支出,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总结出行业的规律,虽然有挑战,但应该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人与人的沟通中,创造性的情感沟通很重要
在学术领域,可能替代一些类似于资料整合、分析、回答学生问题的简单工作,像是助教一样的角色,对学生而言也可能帮助学生完成一些比较简单的论文习作等。
但这其实是一个与考核难度、论文命题人以及审阅人经验相关的问题。命题人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要有侧重,尽量避免一些简单的问题。而学生如果想要提交一些具有深度的论文,还是要有更深的创造性在里面的,这正是无法胜任的部分。
事实上,对教师这个行业而言,如果想要更深入地教学,比如针对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更细致的解答,则是真人所更擅长的内容。人工智能可以更加精准高效地回答问题,但从目前的发展程度来说,个性化的方面还面临着很大的不足。而且,人与人的沟通中,创造性的情感沟通是很重要的一个元素,从这些情况来看,都无法完全替代教师这个行业。
未来会让人类变得更“卷”
在全球持续走红,最新数据显示,它已经获得1亿活跃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产品是人工智能公司于2022年11月才推出的聊天机器人,上线5天,注册用户数就超过100万,而现在仅仅上线两个月,用户数就破亿,堪称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
很多人都在好奇以及担忧,的出现是否会导致大规模失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本质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是一种全新的聊天机器人模型。
这也就是说,所谓的本质还只是智能聊天引擎,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但是由于其智能表现过于优秀,远超此前同类产品的体验,所以引发了破圈效应。
按照自己的回答,它只是一个没有意识的计算机程序,只是能够模拟人类对话。
客观来说,现阶段的AI还处于发展初期,所谓的意识更是无处谈起。笔者所理解的强AI是能够在一定规范的指令之下,它能够进行自我的主动学习,实现任务迁移。
而目前的产品形态,还是停留于“你问我答”的状态,它基于已有的数据库将相关信息智能串联起来,然后将“答案”呈现给人类。
但有意思的是,给你提供的“答案”就一定是正确答案吗?
毕竟,所谓智能挑选的答案只是其搜索结果的一种,对于有意识的人类而言,从所有可能的答案中自行挑选或许更合适。
基于这点,我们可以推断出,如果已有的信息库不同,产品内部算法不同,那么不同的产品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毕竟,所谓的正确与错误,从来都是相对的概念。
实际上,类似于的产品已有不少。比如在出现之前,谷歌的LaMDA一度被视作最接近具备人类意识的AI。从公开信息来看, AI程序可能是谷歌里最先进的,它的参数量有5400亿,而现在版本的只有1750亿。
换言之,如果不是的出圈,大众可能还无法意识到现在的人工智能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而实际情况是,现有技术其实已经远超人们本身的认知。
也就是说,所谓的失业压力早就存在,只不过大火的加速放大了这一切。
必须要承认的是,随着类似于的产品不断升级,未来不少从事相关职业的岗位必然会被淘汰,比如内容聚合类工作。单单是目前,已经有美国上市公司裁掉员工,改用来替代。
对于资本家来说,一旦有廉价的产品可以替代高昂的人力,他们绝对不会犹豫。
这也确实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类劳动会变得没有价值,尤其是那些重复性的工作。
甚至不夸张地说,在未来,如果人工智能可以作出有理有据的观点和评述,任何以语言、逻辑、想象力和社会学为基础的职业都有可能被取代,比如律师,人类的生活也必将变得更“卷”。
但是,我们也不要过分夸大的威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算成熟。中信证券研报表示,短期内,甚至无法取代传统搜索引擎,也很难改变当前全球搜索引擎演化进程。如果一项技术只能局部替代搜索引擎,那么恐怕它很难算得上是颠覆式的创新或者AI领域的革命性进展。
同时,对于的相关监管也应该尽早提上日程。这就要回到上述话题了,毕竟,“正确”永远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是否会说“假话”呢?对于这样的类人工智能来说,工具永远存在被滥用的风险。所以,如果能尽早以及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去规范产品的公司主体,人们本身的权益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障和保护。
比如,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才算技术成熟?才能够替代人类进行内容创作和审核?
从这个角度来看,资本市场对于的追捧,更多还是对新概念、新领域的追逐。相关概念以及商业市场想要真正落地,恐怕时间还早。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轮的财富转移也必将会到来。
发表回复